快速预约

more

*选择科室:

*就诊姓名:

*手机号码:

*预约时间:

预约须知:

网络预约,优先就诊。

提交预约后,5-10分钟内客服将会与您联系,确认预约详情,请耐心等候。

医师专家

more

就诊通道

more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肿瘤疾病 > 肝瘤 > 致病因素 > >

细说肝瘤的病因病理及分型

发布时间:2014-03-27 10:31 作者: 来源:

  原发性肝瘤(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前者称肝细胞瘤(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后者称胆管细胞瘤(cholangiocarcinoma),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
 

  一、【流行病学】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近年流行病学资料提示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本病可发生与任何年龄,以40~49岁为多,男女比2~5:1。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一)、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作为肝瘤的直接病因目前尚未得到证实,但是就目前研究认为肯定与肝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依据 流行病学结果提示病毒性肝炎与原发性肝瘤的发病率的地理分布相一致;原发性肝瘤患者中约1/3有慢性肝炎史;高发区人群HBsAg阳性率高于低发区; 组织学显示肝瘤细胞中有HBsAg存在; 分子生物学证实乙肝病毒的DNA序列可整合到宿主肝细胞核DNA中。
 

  (二)、肝病 一般认为血吸虫性肝纤维化、胆汁性和淤血性肝病与原发性肝瘤的发生无关。在欧美国家肝瘤常发生在酒精性肝病的基础上,而我国与病毒性肝炎有关。 依据 原发性肝瘤合并肝病者占50~90%; 病理发现肝瘤合并肝病多为肝炎后的大结节性肝病。
 

  (三)、黄曲霉素(Aflatoxin,AF) 黄曲霉素B1是具有强烈毒性的致瘤物质,被列为一类致瘤物。依据流行病学发现在粮油、食品受B1黄曲霉素污染严重的地区,肝瘤的发病率高; 动物实验发现AF可使多种动物急性和慢性中毒,急性中毒主要是肝坏死、出血、肾炎和肺充血,慢性主要致突变、致畸和致瘤作用。
 

  (四)、饮用水污染 目前研究提出饮用水是独立于肝炎病毒感染和黄曲霉素等以外的肝瘤危险因素,其有机致瘤物质(如六氯苯、苯并芘,MCYST等)污染与发病密切相关。
 

  (五)、其他化学物质——如酒精。(六)、其他
 

  三、【病理】
 

  (一)分型

  1、病理大体分型
 

  (1)巨块型:最多见,大小瘤块直径>10cm者称之,结节数量可呈单个、多个或融合成块,形状多为圆形,质地坚硬,呈膨胀性生长,此类瘤块组织易出现坏死,引起肝破裂。
 

  (2)结节型:为大小、结节数目不等的瘤结节组成,一般直径5cm左右,多位于肝右叶,与周围组织界限不如上型清楚,常伴有肝病。
 

  (3)弥漫型:为米粒状至黄豆大小的瘤结节组成,分布于全肝,肉眼不易与肝病区别,肝肿大不明显甚至缩小。
 

  (4)小瘤型:小瘤型是指早期、体积较小的肝瘤,标准为单个结节最大直径<3cm或瘤结节数不超过2个,最大直径之和<3cm。
 

  2、病理细胞学分型
 

  (1)肝细胞型:此型占肝瘤的90%,瘤细胞由肝细胞发展而来。
 

  (2)胆管细胞型:此型较少见,由胆管细胞发展而来。
 

  (3)混合型:此型更为少见,为上述两型同时存在或呈过渡形态,既不象肝细胞,又不象胆管细胞。
 

  (二)、转移途径
 

  1、血行转移:肝内血行转移是发生最早,也是最常见的转移方式,为肿瘤侵犯肝内门静脉分支形成瘤栓,然后脱落后在肝内引起多发性转移灶。如门静脉干支瘤栓形成可导致门脉高压。血行肝外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肺,其次是肾上腺、骨、肾、脑等部位。
 

  2、淋巴转移:以肝门部淋巴结转移最多,也可转移至胰、脾、主动脉旁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3、种植转移:较少见,从肝脏脱落的瘤细胞可种植于腹膜、胸腔、横膈等处引起血性胸腹水。种植盆腔在卵巢形成较大肿块。
 

  4、临床表现: 原发性肝瘤早期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临床上将经AFP检测或/和B超发现而缺乏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早期小肝瘤称之“亚临床肝瘤”或“1期肝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