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肾衰竭的症状有哪些?慢性肾衰竭是一种慢性肾脏疾病,对人体的危害较大,慢性肾衰竭的早期症状与很多其他的疾病相似,很容易被忽视,从而耽误治疗。所以了解早期慢性肾衰竭的症状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防都是有很好的作用。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相关内容。
容易被忽视的慢性肾衰竭的早期症状有:
胃口不佳:早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因血肌酐高,毒素堆积体内不能排泄招致消化道功用障碍,胃口不佳。这是由于尿毒素潴留,影响消化功用所致,多数人不以为然。待病情展开,将会呈现腹部闷胀不适、恶心、呕吐,以致大便次数增加或便质稀烂,此时,病已较重,这也常常是病人不得不就医的重要缘由。
高血压:由于肾脏有排钠、排水的功用,肾功用受损时体内会发作钠和水的蓄留,另外,此时肾脏会分泌一些升高血压的物质。因此,肾衰竭病人早期会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若有高血压加之凝血机制差易致鼻或齿龈出血,要引起留意。
尿量改变:由于肾脏滤过功用降落,部分病人随病程停顿尿量会逐渐减少。即便是尿量正常,由于尿液中所扫除的毒素减少,质量降落,不能排出体内过多的废物,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尿量并不能完好说明您肾脏功用的好坏。
乏力、面色泛黄:慢性肾衰竭的症状中,这可能是很早的表现,但最容易被忽略,由于惹起困倦、乏力的缘由的确太多了。特别是拼命工作、一刻不放松的人,大多将之归咎于工作慌张和劳累。若稍加休息而症状好转,则更易被忽视。面色泛黄,是由于贫血所致,由于这种表现发作和展开十分缓慢,因而在一段不太短的时间内不会呈现明显的“反差”,极易被忽视。
在北京治疗肾衰,推荐——治疗慢性肾衰有成就
慢性肾衰竭在中医古籍中没有相应称谓。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分属于“水肿”、“腰痛”、“癃闭”、“淋证”、“关格”、“虚劳”、“呕吐”、“眩晕”、“肾劳”、“肾风”、“溺毒”等疾病范畴。慢性肾衰竭多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诸多肾系疾病日久迁延不愈而成,病机复杂,虚实夹杂,寒热互见。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教授及其工作室专家组成员体会到慢性肾衰虽临床表现各异,但其病机演变总与肺脾肾功能失调、三焦气化失司有关,而脾肾不足是其病机关键,脾肾两虚贯穿始终。脾之运化全赖肾中阳气之温煦蒸腾,如此方能精微得运,五脏得养;而肾所藏之精气亦必得脾所运化之水谷精微乃得充养,否则必致肾精匮乏,生化无源。故脾肾两虚为慢性肾衰竭之本虚,临证治疗注重补益脾肾。又因脾具有吸收、输布和布散水液之功能,慢性肾衰竭脾肾两虚,脾运化水液功能异常,水湿内停,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水湿痰饮又进一步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导致水湿不运,脾为湿困,出现恶心呕吐、胃脘胀满、头昏、烦闷、舌苔白腻、脉缓等一系列湿浊内停的临床表现。此时须以化湿浊为主旨; 肾病日久,由气及血肾络痹阻而导致瘀血,正如《医林改错》云:“久病入络为血瘀。”久病湿热毒邪入侵血分,血络瘀阻,亦可发为瘀血。现代研究也已证实,活络化瘀中药可改善肾实质血液流变学改变,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延缓病情发展。
教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根据慢性肾衰竭的病机、证候特点、证候演化规律,在临床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运用治疗慢性肾衰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原则
慢性肾衰竭病本在肾,日久涉及五脏,病机复杂。正虚以脾肾两虚为本,但各脏阴、阳、气、血的虚损程度又不同;邪实又涉及湿浊、瘀血、湿热等诸多因素,呈现虚实夹杂、寒热互见之候。临证时当攻补兼施,正邪两顾,既要补脾肾又要泻湿浊、解毒活血。遣方用药时既要考虑扶正祛邪并用,又要考虑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还要考虑患者的体质差异、气候环境等因素,以免犯虚虚实实之戒。因此教授对其工作室主治医生说:采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准确辨证。辨证是论治的依据和基础,论治是辨证的结果,如果辨证不准确,只能加重或恶化病情。
合理配伍、严谨组方。药物的合理配伍既可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又可降低最大限度降低其对肾脏的毒副作用,因些组方严谨是非常重要的,务使每味药都发挥其专长特效,直达病所。
足量用药。工作室主治医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辨证准确,选方合适,而疗效不佳。追其原因,一是现代药物性能有所减弱;二是大多是药物剂量不足。所以,在治疗是药物剂量一定要足,还可补充相当药物性能的缺失。
合理选用峻猛之药。选用迅猛的峻烈方药,可达到攻坚补虚的目的,但此类药不可久服,以免再伤脾肾之气,促使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