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发生于直肠结肠粘膜的非特异性炎症。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免疫、遗传有关,过敏、感染和精神因素可诱发。临床以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症状为特征,病程长,易复发。近年来,中医药在UC的治疗中显示出优势,疗效肯定,无副作用,现将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本病属于中医的“肠癖”、“泄泻”、“痢疾”“肠风”“脏毒”等范畴。病因与湿热之邪、饮食所伤、情志郁结及禀赋不足等有关。病机是脾失健运、大肠湿热、气血瘀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初病发作期多实,久病缓解期多虚。本虚责之于脾、肾气阴两虚、标实责之于湿热壅滞、肝气郁结或气滞血瘀。气阴两虚,兼大肠湿热病机最为复杂。
大肠湿热型,用白头翁汤和芍药汤;脾肾阳虚型,用真人养脏汤合四神丸;肝郁脾虚型,痛泻要方合四逆散;脾胃虚弱型,用参苓白术散合胃苓汤;寒热错杂型,用连里汤合乌梅汤;瘀血阻络型,用少府逐瘀汤
2、2基本方不变,随证加减
2、2、1健脾温肾,固肠止泻 用温肾健脾汤(附子、白术、苍术、党参、大枣、炮姜、肉蔻、诃子、砂仁、故纸、吴茱萸、五味子、甘草、山药、茯苓)
2、2、2 解毒化瘀,寒温并用 用健脾解毒化瘀汤(黄芪.丹参.白术.生地.黄连.防风.木香.败酱草.焦山查.甘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2、2、3柔肝健脾,祛风胜湿 用痛泻要方合连里汤(白术.白芍.柴胡.人参.防风.陈皮.黄连.干姜.甘草.当归.枳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除上所述之外,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应分三步
第一步用下法,方用增液承气汤加减(生地.玄参.槟榔.赤白芍.苍白术.青陈皮.大黄.黄连.桃仁.制乳没)可下秽浊之物;
第二步用消法,方用大安丸加减(白术.半夏.茯苓.陈皮.莱菔子.鸡内金.连翘.焦三仙.苡仁.白芍),以期腹痛消失,大便次数减少或逐渐成形;
第三步用补法,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白术.茯苓.陈皮.木香.扁豆.米壳.砂仁.莲子.苡仁.仙鹤草)以补气培土,健脾固肠〈8〉。
3辨病论治
慢性结肠炎气阴两虚兼大肠湿热,病情最为复杂多变。运用四君子汤,麦门冬汤合四逆散加减(黄芪.白芍.太子参.枳壳.白术.柴胡.茯苓.沙参.麦冬.石斛.败酱草.乌梅.炙甘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1〉。肺主一身之气,与大肠相表里,气疏则脾运得健,故用宣肺健脾汤(防风.马兜铃.桔梗.桂枝.党参.白术.茯苓.陈皮)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目前普遍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有瘤变可能,因此应用中药治疗,可望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局部组织病理变化.用理中汤,干姜芩连人参汤,痛泻要方,乌梅丸化裁组成结肠康复方(柴胡.黄芩.防风.白术.干姜.木香.乌梅.黄芪.仙鹤草.党参.山药.藿香.黄连.白芨),本方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感染,抗过敏等作用.中气虚弱,瘀血阻络而致病久不愈,用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赤芍.川芎.地龙.桃仁.红花)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4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左降结肠,因此灌肠治疗已为人们普遍采用。用肠炎散肛门注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5其他
运用针灸治疗本病,有调整肠道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付氏用补元汤(人参黄芪.白术.淫阳藿.土茯苓.陈皮.甘草等)加艾灸关元,气海,神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6例,结果近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