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检查可反映肝脏脂肪浸润的分布类型,判断弥漫性脂肪性肝病的程度,提示是否存在肝病等情况。
1. B超检查
是最简单的粗略评估肝脏脂肪变的检查方法,该项检查现阶段还不能精确地评估肝脏脂肪变的程度。脂肪变肝脏回声强于肾脏和脾脏,呈“明亮肝”;随着脂肪变程度的加剧,其检查灵敏度提高,肝脂肪变达到10%时B超图像便可出现异常,达到30%以上时出现远场回声衰减。轻度脂肪变肝脏其回声轻度增强;中度脂肪变肝脏在回声增强基础上出现肝静脉和门静脉显示模糊;重度脂肪变肝脏远场回声衰减。
根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的建议,如患者肝脏超声检查结果具备以下几点:
(1)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强于肾脏和脾脏),远场回声逐渐衰减。
(2)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
(3)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边缘角圆钝。
(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提示肝内彩色血流信号减少或不易显示,但肝内血管走向正常。
(5)肝右叶包膜及横膈回声显示不清或不完整。具备上述第1项及第2~4项中一项者为轻度脂肪性肝病;具备上述第1项及第2~4项中两项者为中度脂肪性肝病;具备上述第1项以及第2~4项中两项和第5项者为重度脂肪性肝病。
B超诊断脂肪性肝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100%和77%~95%。
2. CT
CT是检测肝脏脂肪浸润程度的一种灵敏而无创的技术,肝实质的CT平扫衰减值与肝脏脂肪变性严重程度有密切相关性,脂肪变肝脏常呈低密度肝实质。由于个体差异,正常人肝CT值可有较大差异,平均为40~80HU,比脾高8~10HU;据研究,肝脏与脾脏CT衰减值差异大于10则对肝脏脂肪变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
根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的建议,脂肪性肝病患者弥漫性肝脏密度降低,肝脏与脾脏的CT值之比≤1;0.7<肝脾CT比值≤ 1.0者为轻度;0.5<肝脾CT比值≤0.7者为中度;肝脾CT比值≤0.5者为重度。有报道CT平扫检测超过30%的肝脏脂肪变的灵敏度为82%,特异度为100%。
3. MRI检查
MRI是诊断肝脏脂肪变最敏感和最客观的方法之一,肝脏的正常MRI表现为肝实质中的信号在同相位和反相位中一致,一旦发现在反相位中信号强度与同相位比较有衰减,则可能存在肝脏脂肪变,而肝脏脂肪变程度可以通过信号衰减程度的变化来衡量。MRI频谱检查在脂肪性肝病定量诊断中的运用越来越多。
MRI诊断脂肪性肝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和100%。
4.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4.1 经皮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对弥漫性肝脂肪变的诊断价值较大,局灶性脂肪性肝病诊断则需要B超或CT引导穿刺。大多数患者肝内沉积的脂肪为甘油三酯,普通 HE染色显示肝细胞胞质内出现空泡,一般无需特殊脂肪染色来证实。但有时脂肪空泡不明显,特别是小泡性脂肪性肝病,需作冷冻切片油红O染色。除HE染色光学显微镜检查以了解肝组织是否异常外,常需作脂类物质染色以显示肝内有无脂类堆积及其性质,结缔组织多色染色(即三色染色)、胶原纤维染色、网状纤维染色(如Gordon和Sweets银染法)、弹力纤维染色等可显示纤维结缔组织以诊断纤维化,过碘酸Schiff反应(PAS)、地依红和铁反应等染色检查糖原等其他物质以提示病因诊断。
4.2 依据肝细胞脂肪变性占据所获取肝组织标本量的范围,分为4度(F0~4):<5%肝细胞脂肪变(F0);5%~30%肝细胞脂肪变(F1);31%~50%肝细胞脂肪变(F2);51%~75%肝细胞脂肪变(F3);75%以上肝细胞脂肪变(F4)。
4.3 依据炎症程度把脂肪性肝病分为3级(G0~3):无炎症(G0);腺泡3带呈现少数气球样肝细胞,腺泡内散在个别点灶状坏死(G1);腺泡3带明显气球样肝细胞,腺泡内点灶状坏死增多,门管区轻至中度炎症(G2);腺泡3带广泛的气球样肝细胞,腺泡内点灶状坏死明显,门管区轻至中度炎症伴(或)门管区周围炎症(G3)。
4.4 依据纤维化的范围和形态,把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分为4期(S0~4):无纤维化(S0);腺泡3带局灶性或广泛的窦周或细胞周纤维化(S1);纤维化扩展到门管区,局灶性或广泛的门管区星芒状纤维化(S2);纤维化扩展到门管区周围,局灶性或广泛的桥接纤维化(S3);肝病(S4)。
脂肪性肝病的病因诊断首先需明确是否为乙醇过量摄入所致,如是非酒精因素所致则进一步排除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脂肪性肝病的可能,在排除肝毒性药物(他莫昔芬、胺碘酮、氨甲喋呤、钙离子通道阻断剂、抗逆转录病毒的药物)、铜中毒(Wilson病)、空-回肠旁路手术、引起体重迅速降低的其他原因(短肠综合征、恶液质、过度进食、挨饿)、成人高价营养(全胃肠外营养、静脉滴注葡萄糖)等情况下可考虑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